身為父母,你給孩子開過“空頭支票”嗎?
2021-01-22
來自:
河北勇振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
瀏覽次數:218
在日常生活中,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高興,常常隨便答應孩子的要求,許諾既有積極的一面,也有消極的一面,但無原則的許諾是有百害無一利的,所以父母在對孩子許諾時yi定要慎重。樂樂有個壞習慣,每次玩完玩具都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,于是媽媽有天對樂樂許諾說:“只要把玩具收拾整齊放回原處,就帶你去吃肯德基樂樂一聽馬上來了興趣,三兩下就把玩具物歸原處,媽媽很高興,立即兌現了諾言。以后每次媽媽讓樂樂玩具了,就跟媽媽討價還價。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:“他想得到你手中的手杖,轉眼間又想得到你的手表,接著他又想要空中的飛鳥,想要天上閃爍的星星,他看到什么就要什么,除非你是上帝,否則你怎么能滿足他的愿望呢?”由此看來,無原則的許諾是有百害無一利的。作為家長,特別是年輕的父母們,切不可隨意向孩子許諾什么。一位五年級的學生“控訴”說:“假期前,爸爸說好了要帶我去杭州西湖游玩的,為此我還特意讀了一些寫西湖的文章,感覺西湖特別令人神往,早就期盼著這一天了??墒欠偶倭?,爸爸卻接受朋友的邀請,決定去黃山了,并且什么解釋也沒有就跟著朋友去了?!边@讓他生氣極了。有些父母常常為了誘導孩子做一件事就輕易許諾,而事后就忘記了。孩子的希望落空了,他發覺父母在欺騙自己,在向自己撒謊。比如,媽媽囑咐兒子,在家要聽話,如果表現好,就帶兒子去動物園兒,結果孩子努力做,表現得很好,而媽媽星期天有許多應酬,就把日期推后,而且一推再推,zui后不了了之,孩子因為媽媽的許諾沒有實現感到失望,并因受騙而憤怒。有很多父母常常出爾反爾,反復無常,不能始終如一,久而久之,就會在孩子的心靈上打下父母的“禁律”是可以被打破的烙印。父母對自己的言行都那么草率,那么不認真,又怎么去教育孩子認真地履行承諾呢?教導孩子信守諾言,做一個誠實的人是非常重要的,要讓孩子明白:一個人要誠實,不說謊,信守諾言,才能夠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信譽;如果經常說謊,會令人覺得你的話不可靠,到你說真話的時候,別人也可能仍然不相信,到那時就后悔莫及了。教育孩子信守自己的諾言,可以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,從小培養孩子信守諾言的習慣,將使孩子終生受益。如果孩子失信,這個時候提醒孩子要信守自己的諾言是十分必要的,教育孩子對別人要講信用,負責任,答應別人的事要兌現,如果經過再三努力仍沒有做到,應誠懇地說明原因,表示歉意。父母們由于一時的興致,往往喜歡說:“你要什么,咱們就買什么?!边@會使孩子更加隨心所欲,進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,父母就需要學會斷然拒絕。有的孩子在打聽廣眾之下,撒潑耍賴,以此要挾父母。父母一再讓步,孩子以后就會得寸進尺。解決的辦法是,帶孩子上街前就和孩子約法三章:根據我們的能力,今天只能給你買一樣東西,你想好,買一件zui需要的就是了,對這個諾言,父母要兌現,孩子再提出別的要求就不予理睬,如果他違反規矩,就取消他下次上街的機會。許諾的事yi定要設法兌現,不能言而無信。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父母的隨口許諾,孩子肯定會念念不忘,時時刻刻盼望父母來兌現,如果家長不守諾言,孩子就會有充分理由,認為你言而無信,撒謊騙人?!吧闲邢滦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text-indent: 2em;">”,孩子不僅從此不再信任父母,對父母的話也不會再聽從。言行一致,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,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培養。為此,父母既要做到“言有分寸”,又要做到“言而有信”,對孩子的要求區分哪些是正當的,哪些是不合理的,如果孩子的要求是正當的,而且又有條件辦得到,父母答應了就要做到。